1930年,連縣(今連州市)縣長葉日嵩將學宮改建為“中山公園”。原有建築物,除大成殿、列秀亭、敬一亭儲存外,其餘一概拆卸。大成殿,又稱“孔廟”,是連州早期的古建築物,設計精巧、氣勢雄偉,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條正脊(平脊)和四條斜脊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起翹,屋面略呈彎曲,一根根粗重金柱,支撐樑架頂,結構嚴密,舉折平緩,平梁上爪柱甚細,脊部負荷由叉手傳遞,屬我國傳統建築形式。殿內儲存着大量木雕和石刻,很有研究價值,這是自明代起歷500多年,代為修繕而留存下來的。1933年,此處曾設“民眾教育館”。20世紀60年代初,連縣少年文化宮也設於此。1966-1976年期間,大成殿被一些人拆毀,現蕩然無存。連州中山公園,佔地面積8500平方米。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修繕了列秀亭和敬一亭,並有規劃、有選擇地配備與週圍環境相協調的各種設施,以添增優雅秀麗的景緻,保持其幽靜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