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口位於大同城北80裡,是外長城的重要隘口。京包鐵路與長城在此交匯,晉蒙兩省在此分界。明朝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於得勝口南三裡建置得勝堡,“堡方二里,高三切(丈),厚二仞(丈)餘,門樓二”。
明王朝與蒙古靴靶部訂立互市盟約,發展貿易往來,開闢了民族團結的新局面。與此同時,大同地區的長城、烽堆也變為民族團結的紐帶,當作保衛和平的象徵。這種和平局面維護了六十多年。
當時,得勝堡是貿易的主要市場。透過此市場,中原地區的絲綢、茶葉、豆、米、糧食等貨物可以運往蒙古及西北等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牛、羊、馬、皮毛等又可以輸入中原內地。
如今,得勝堡雖經歷代風雲變幻,仍為蒙晉兩省交通要道,也是蒙漢兩個民族的商貿集散之地,人們來此既可購置所需商品,又可弔古憑今漫話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