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湖州市人民路和北街之間,俗稱:“廟裡廟”,湖城三絕之一。始建於五代後唐泰元年(934)十一月,時為湖州城隍廟。
湖州城隍廟自始建至明代稱府城隍廟(簡稱府廟),歷三代城隍神。第一代是五代清泰元年(934)後唐的“阜俗安成王”。第二代為明武洪二年(1369)敕封的“威靈公”。第三代城隍神是明萬曆元年(1573)始尊“湖州府城隍勞公神”。
府廟舊時也如同南京夫子廟,杭州的城隍廟,蘇州的玄妙觀一樣,除了宗教和祭祀活動以外,又是人們的娛樂場所。作為祭祀活動場所,曾御祭湖州城隍神。
府廟的宗教歷史上由道教主持(府廟是正派主持的道觀),一年四季不斷有江湖藝人(戲劇、雜耍、魔術等)來此演出。府廟還是說唱湖州大書、湖灘的發源地。抗戰前辦過國貨商場,還有各式小吃、百貨、星相卜卦、測字算命等設攤,五光十色,無奇不有。
1994年對府廟重修,1996年元旦對外開放。
重修後府廟前新建牌坊一座,四柱之間,四根石柱旁置抱鼓石十塊,牌坊為樓閣式。府廟有大門三孔,每一大門西側均置抱鼓石,門前有石獅一對。
大殿前新建月臺,週置石質欄杆,月臺中央安寶鼎一座,使大殿更雄偉。月臺前又新建六角攢尖重簷石亭,亭名“延和”。
大殿後東西兩側各新建一個四角攢尖重簷亭,西側四角亭中樹乙亥(1995)《重修湖州府廟記》石碑,東側四角亭樹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城隍廟記》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