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的木化石林,建於1999年3月,這裡集中了新昌獨特的木化石50來棵。木化石的年齡有億年以上,故又稱“長壽石”,石壁上有一個“壽”字,高15米,寬11米,系著名書法家沈鵬手筆。
在一億多年前,當這些木化石還是參天大樹的時候,在它們的週圍奔跑著各式各樣的恐龍,池塘裡生活著鱷魚、龜鱉,天空中飛翔著始祖鳥,大佛寺恐龍園內則選取了一部分恐龍種類,用橡膠製成,利用聲、光、電的感應控制,它們會動、會叫,維妙維肖,把遊客帶入1.5億年前的史前地質時期。
園內設有蛇頸龍、鴨嘴龍、棘龍、有能生蛋的慈母龍、有凶猛的霸王龍、有溫馴的素食龍、有群居的三角龍……
相關知識:木化石的前身為生長在億年前原始森林裡的鬆、柏、杉、銀杏、樺等樹,因地殼變動,原木被深埋地下,長期受二氧化硅溶液作用,植物纖維被沉澱的二氧化硅取代填充,形成木形硅質岩石,所以又稱硅化木。這些栩栩如生的史前化石,再現當年的身軀和紋理,它是研究華東地區的古氣候,地殼變遷和古生物史的重要資料,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彌足珍貴。
它們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粗獷雄壯;有的黑如煤炭,有的色如黃蠟;有的樹皮和蛀蟲疤痕猶在,有的已被人工打磨得如玉似珍;有的被雷擊、火燒以後埋入地下變成化石,有的受水流衝擊,至今還有沙石鑲嵌在樹縫,石子和大樹經歷了相似的命運以後,現在已融合在一起……各式各樣,種類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