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依斯特河(即東河)中的一些小島及馬希爾的部分地區,總面積59.5平方公里,佔紐約市總面積的7%,人口163萬人。紐約著名的帝國大廈,使該島中的部分地區成為紐約的CBD。曼哈頓CBD主要分佈在該區內曼哈頓島上的老城(Downtown), 中城(Midtown), 著名的街區是格林威治街和第五大街。經濟 曼哈頓是紐約的市中心,紐約的主要商業、貿易、金融、保險公司均分佈於曼哈頓。曼哈頓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由於曼哈頓從事金融、保險業的人很多。在曼哈頓下城有一條長僅1.54公里,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的華爾街金融區,就集中了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總部和幾十萬就業人口,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成為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曼哈頓中城是曼哈頓的商業中心。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等一些著名的建築都坐落在這個區。中城的形成雖晚於曼哈頓下城,但卻有後來居上的勢頭。進入20世紀後,其他許多非贏利的辦公機構,如工會、研究部門、專業團體、政府機構等,也都集中於此,許多相關的專職事務所如房地產、廣告業、稅務部門等也迅速聚集其週圍,原來設在島南部的保險業及銀行也被中城良好的環境吸引而來。與此同時,商店,服務業等也漸漸聚集在週圍,這樣就使曼哈頓島的CBD更加具有吸引力。為解決曼哈頓CBD因產業不平衡而產生的矛盾,紐約市政府對格林威治街和第五大街採取了一些調控手段,改善投資環境,引導其平衡健康發展。加強紐約商務貿易中心功能,增強吸引力。 隨著城市的發展,在西部建了許多辦公樓、住宅樓、展覽中心等,且修建了穿過市中心區的地鐵。隨後,政府又頒佈了曼哈頓南部規劃,在島南端建成了寬闊的環形高速公路、世界貿易中心、1.5萬套公寓及辦公樓。在這些擴展的地區中,旨在為擁擠的市中心區分擔壓力,規劃機構加強了交通運輸網的建設,如把地鐵和其它鐵路交通的出入口與新建辦公機構相連接,同時把人行道和商店設置在地下,並與地鐵出入口直接相連。20世紀70年代中期,曼哈頓CBD逐漸形成。 曼哈頓CBD是紐約市發展的催化劑,這主要表現在:依靠CBD的影響,紐約市確立了其國際城市形象,國際性和跨國性行業組織在紐約市如魚得水,1979年有277家日本公司、213家英國公司、175家法國公司、80家瑞士公司及許多其它國家公司在紐約市設立分支機構;曼哈頓CBD的住宅和商業用房的成交額,佔美國房地產市場中此類用房成交額的40%;美國21%的電話是從紐約打出的;地產增值,政府稅收增加,如曼哈頓的地產估價約佔紐約市地產估價總額的53%,1969年至1983年間,曼哈頓區地產價值增長了約58%;曼哈頓地區經濟增長量佔紐約市總經濟增長量的82%;CBD和它的衍生效益促進了紐約市的繁榮,1978年紐約地區的機場共接納了150萬到紐約參觀遊覽的遊客。 曼哈頓CBD的中央核心商務區是“華爾街”,集中了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總部和幾十萬就業人口,成為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地理位置 曼哈頓是 紐約市 的象徵,地處曼哈頓島,面積57.91平方公里〈三十一平方英哩〉,佔紐約市總面積的7%,東臨東河〈East River〉、西濱哈德遜河〈Hudson River〉、北臨哈林河〈Harlem River〉、南望史坦登島〈Staten Island〉。該島北端經由 Henry Hudson Bridge, University Bridge、Washington Bridge、Triborough Bridge與布朗區〈Bronx〉相接;透過 Queensboro Bridge、Midtown Tunnel 與皇后區〈Queens〉相連,經由 Manhattan Bridge、Brooklyn Bridge、Williamsburg Bridge、Brooklyn-Battery Tunnel 與布魯克林區〈Brooklyn〉相通;並有渡輪連接史坦登島。該島西岸建有George Washington Bridge、Lincoln Tunnel、Holland Tunnel,與新西州相連,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極為便捷。紐約市的觀光景點大多集中在曼哈頓,這裡也可說是紐約的藝術之區。 曼哈頓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從北而南分為上城〈Uptown〉、中城〈Midtown〉及下城〈Downtown〉,島內辦公用途於摩天大樓聳立,例如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麥迪遜廣場、花園中心、大都會人壽保險大廈、林肯演藝中心、聯合國大廈等。 曼哈頓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樓集中區。 著名的觀光景點包括上城的中央公園、上城東區、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漢博物館、麥迪遜大道、上城西區、林肯中心、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哈林區以及77街以北的博物館大道〈Museum Miles〉。中城區除了擁有與天爭高的摩天大樓如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樓、洛克菲勒中心,還鄰近商業中心時報廣場、百老匯劇院區、名牌貨物集散地的第五大道、中央車站。下城區則以金融為中心,著名景點包括蘇活區、紐約證券交易所、世界金融中心、南街海港、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炮臺公園〈Battery Park〉。在下城區還有一處位於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像。歷史沿革 西元1609年,荷蘭西印度公司代表亨利.哈德遜〈Henry Hudson〉發現了這塊地方,1626 年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彼得〈Peter Minuit〉花了大約現值 24美元向美國印第安人買下曼哈頓島。1633年在這裡建造了第一個教堂,1653年曼哈頓成為新尼德蘭省省府,並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 ,1653年前新阿姆斯特丹的人口只有800人。之後大英帝國宣稱哈得遜河流域〈Hudson River〉是英國的土地,到了1664年約克公爵派遣了一隊人馬把這塊地以不流血的方式從荷蘭人手中奪來,並於1686年四月二十七日改名紐約並建市。 一七八五年至一七九○年,紐約市曾為美國國都,首任總統華盛頓曾於一七八九年在紐約市就職。曼哈頓街道大抵以數字來命名,南北走向稱大道〈Avenue〉,東西走向稱街 〈Street〉,街又以第五大道為分界點再分東街、西街。 曼哈頓某些區域為特定民族所聚集如:中國城〈China Town〉、小義大利區、哈林區〈黑人及西班牙裔人〉。紐約中央公園位於曼哈頓島之中央地區,橫跨五十九街至一一○街,為十九世紀Mr. Frederick Law Olmsted與Mr. Calvert Vaux所設計。報章媒體以曼哈頓為總部者包括:全美三大電視網(ABC、BCS、NBC〉、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每日新聞、紐約郵報。其中的340億美元將用來重建世貿中心及其週圍地區,修復週圍一些基礎設施包括地鐵和地下通道。曼哈頓生活 設計師:理查德・米山 國際著名印象派簡約主義設計大師系列介紹:曲美“曼哈頓生活”系列傢俱以紐約曼哈頓都市生活為基調,融合來自全球的時尚體驗,演繹國際新潮流。曼哈頓生活系列線條明快,自然清新,沉穩溫潤的中性色彩,去繁就簡,張弛有度,是乾淨、自然、內斂的高品質生活方式的表達。曼哈頓雞尾酒 傳說: 1840年,有個名叫甘曼的人,因負傷走進美國西部馬里蘭州的一家酒店.該店調酒師見他傷勢很重,便趕緊倒了一杯威士忌酒,加些糖漿給他提神.這種新型調和酒傳到紐約更添加了苦艾酒,以該市中心區"曼哈頓"冠名.曼哈頓雞尾酒照片曼哈頓 Manhattan (雞尾酒配方) 主要的曼哈頓類雞尾酒有: (1)幹曼哈頓(Dry Manhattan) 文件:黑麥威士忌 1盎司、幹味美思 2/3盎司 、安哥斯特拉苦精 1滴 製法:在調酒杯中加入冰塊,注入上述酒料,攪勻後濾入雞尾酒杯,用櫻桃裝飾。 (2)中性曼哈頓(Medium Manhattan) 文件:黑麥威士忌 1盎司 、幹味美思 1/2盎司 、甜味美思 1/2盎司 、安哥斯特拉苦精 1滴。 製法:在調酒杯中加入冰塊,注入上述酒料,攪勻後濾入雞尾酒杯,用一顆櫻桃和一片檸檬片進行裝飾。"中性曼哈頓"又稱為"完美型曼哈頓"。 (3)甜曼哈頓(Sweet Manhattan) 文件:黑麥威士忌 1盎司 、甜味美思 2/3盎司 、安哥斯特拉苦精 1滴。 製法:在調酒杯中加入冰塊,注入上述酒料,攪勻後濾入雞尾酒杯,用櫻桃裝飾。 芝華士曼哈頓調合酒芝華士曼哈頓:芝華士曼哈頓適量的芝華士12年,甜馬天尼酒,幹馬天尼酒,金萬利酒,烤橙子皮。 把玻璃杯內放入冰塊,分別注入芝華士12年,幹馬天尼酒和甜馬天尼酒。充分混合後到入另一個冰凍玻璃杯內。切一片橙子皮在火上烤一會兒,待散出了香味後放入酒中,無論從顏色還是味道上,都能讓您隨時體會到曼哈頓的絢麗夜色!曼哈頓IT社區 IT人自己的單身交友,同城活動家園,讓IT人不在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