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境外租车 » 世界地图 » 以色列 » 纳塔尼亚 » 纳塔尼亚市区地图 (Natanya Downtown Map)
加载数据中,请稍后
声明:本站以色列纳塔尼亚地图来源于Google地图,以色列纳塔尼亚旅游地图中文版 - 纳塔尼亚市区地图,是您出行旅游的好帮手。
纳塔尼亚的介绍
事件起因  劫机者以人质为盾牌 
  1976年6月27日,星期六。
  早晨,载着245名乘客的法国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139次航班由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本格利恩机场起飞,途经雅典到巴黎。在中转站雅典,有59名乘客下飞机,56名乘客上飞机。中午,飞机从雅典机场起飞,但是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空失去了联系。 
  这天,以色列政府召开了例行的内阁会议。下午1点30分,一份报告送到了内阁会议上,报告内容是:“今天上午9点差5分起飞,载有多名以色列乘客的139次班机不是坠落就是被劫持。”雅克比运输部长把报告递到了拉宾总理的手中。
  曾经担任过以色列陆军总参谋长的拉宾总理,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年轻的雅克比运输部长说:“如果真的被劫机,必须尽快摸清情报。”但是,来自本格利恩机场的报告只是说:139次班机上有乘客245人(其中以色列国籍的乘客83人),机组工作人员12人,飞机在雅典中转站起飞后,并不是飞往目的地巴黎,而是向南飞去了。
  内阁会议商讨了对策。下午3点39分,以拉宾总理为首,由佩雷斯国防部长,雅克比运输部长、阿隆外长、查德克法务部长、格利里不管部长,以及格尔总参谋长组成了危机对策委员会。拉宾总理认为:“劫持的客机上有近百名犹太人,劫机犯以此为王牌,将向以色列施加压力。”
  危机对策委员会到傍晚时,才收集到几份情报。一份情报中说:“劫机指挥者是巴勒斯坦游击队的过激派,巴勒斯坦解放人民战线(PELP)的同党、医师瓦迪阿・哈达德,”哈达德是国际恐怖分子的领导人。
  6月28日上午8点,佩雷斯国防部长从机场返回国防部办公室。不多时,收到了139次班机降落在乌干达首都恩德培机场的情报。佩雷斯对乌干达以及阿明总统本人了如指掌,以色列多年来支持、援助过他,乌干达的空军是以色列空军培养训练的。当初以色列建国时,曾考虑过如果不能在现在的地方建国,就把乌干达作为一个预备地点。
  国防部办公室,格尔总参谋长和助手们早已摊开了地图和照片,研究动用部队营救人质的可能性。
  然而,以色列到乌干达的距离是4000多公里,战斗机不着陆是不能往返的;飞机飞行路线上的国家又都是敌对国;恐怖分子得到了阿明总统支持。
  28日,以拉宾为首的危机对策委员会的成员们脸上愁云密布,因为又传来这样一份情报:乌干达总统阿明,带着巴勒斯坦游击队,出现在恩德培机场,说要充当劫机犯和以色列之间的调停人。另外,劫机犯把犹太人乘客和其他乘客隔离了起来。
  可以想象出,阿明总统的居中调停,反而使谈判更加复杂化。而隔离犹太人乘客,则令人们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犹太人惨遭杀害的往事。
  6月29日,乌干达广播电台播放了劫机者的要求:释放扣押在各国的53名恐怖主义分子,其中,以色列有40人,西德有6人,肯尼亚有5人,瑞士、法国各1人。
  6月30日,继要求释放扣押人员之后,劫机者发表声明说:“如果在以色列时间7月1日下午2点(格林威治时间12点)还得不到回答,就要枪杀人质,炸毁客机。”此时,以色列政府已被逼到了必须尽快下决断的地步。
  可是,这天下午过后,劫机者突然释放了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在内的47名乘客。被释放的乘客深夜到达巴黎。据他们说,阿明总统居中调停的真意值得怀疑:犹太人被集中在另一个屋里,被当作交易的筹码。有一位犹太老妇人也是被释放的人质之一,尽管这位老妇人手腕上印有在纳粹德国集中营时的番号,但从护照上是看不出她是犹太人的,所以被释放了。老妇人说:“一想到32年前在集中营发生过的事又要发生,我就不寒而栗。”谈判还是强攻  如何对付态度有所转变的劫机者,以色列政府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稳健派,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强硬派,希望采取军事行动,夺回人质。
  最后,决定制定两套方案,和平谈判为A计划,军事行动为B计划。以色列外交部请求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出面,要求阿明总统说服劫机者,从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解决事态。法国政府也要求非洲各国给予善意的帮助。但是,各国的态度不一,尤其是扣押着恐怖分子的国家,态度非常强硬。然而,人质的亲属强烈要求释放恐怖分子、和平解决事态。到了晚上,雅克比运输部长和亚朗秘书长,不得不向群众解释说,政府十分清楚游击队提出的最终答复期限,营救人质是政府目前最关心的一件大事。
  7月1日上午7点15分,危机对策委员会在特拉维夫总理官邸召开了会议,以难以说服阿明总统,人质处在危险之中,没有别的选择余地等为理由,同意与游击队谈判,并决定通告劫机犯,答应释放扣押在以色列的恐怖分子。但是内阁成员当中也有人透露说,这一决定有战术上的意图,答应劫机犯的要求,是为了拖延期限。
  下午1点钟,乌干达广播电台又宣布说:“劫机者决定将最终答复期限延迟72个小时,改为7月4日,即星期日的下午2点。”
  下午2点15分,乌干达广播电台宣布说:“劫机者决定释放101名人质。”这样一来,恩德培机场只有93名乘客(其中,以色列人60名,双重国籍10名,法国人22名,无国籍者1名)和12名机组人员被扣作人质。游击队把以色列作为报复的对象,越来越明朗化。 
  研究了各种可能性的危机对策委员会,曾讨论派具有外交手腕的原国防部长沙龙,去恩德培争取时间和收集情报。可是拉宾总理考虑,如果他被乌干达的游击队扣留,将是以色列的重大损失和耻辱。因此,拉宾投了反对票。拉宾直到最后还希望和平解决。
  单用军事行动营救人质的可能性,从劫持事件一开始,国防部就进行了研究。在特拉维夫以南100公里,有一片沙漠,据传,亚伯拉罕(圣经中希伯来始祖)过去曾让自己的部下在这儿喝过水。这儿有一个空军基地,B计划就是在这儿开始的。
  在这个基地里,有一位年轻的特种空军部队司令丹捷姆伦准将,他早就着手研究偷袭恩德培机场,夺回人质的军事计划。他们拟定了几个方案,递交给危机对策委员会。
  7月1日,以色列秘密情报机关摩萨德的情报人员,化装飞向了肯尼亚的内罗毕,一方面同内罗毕的警察署长德毕斯秘密取得了联系。另一方面由肯尼亚陆路前往乌干达。
  1972年3月以前,以色列一直援助着乌干达,训练乌干达的军队,并且还协助修建了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总之,以色列对乌干达军队的编制、装备以及恩德培机场的跑道等状况相当熟悉。另外,以色列通过多年的积累,掌握了大量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情报。以色列担心,在营救人质时,会重蹈北越俘虏收容所作战的覆辙,偷袭的时候,人质或被处死,或被带到别的地方。总之,以色列对这一点慎之又慎。
  7月2日,依据收集的所有情报,格尔总参谋长等人对营救计划的细节进行了推敲。从索马里陆路前往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恐怖分子,加入了劫机犯的行列,劫持小组共有10人,其中似乎有主谋者哈达德。另外从无线监听得到的情报判断,似乎也有从利比亚去乌干达的特别顾问。
  阿明总统已去参加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但他将赶在4日最终答复期限之前回国。 总之,在此期间,要定出作战的计划。
  营救作战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救出人质上。为了在开始处死人质之前结束作战,以方认为7月4日拂晓之前,即星期六的深夜实施营救计划最为合适。此次作战命名为“雷电行动”。
  是否采取军事行动还没有最后决定。但是佩雷斯国防部长认为,以色列如果屈服于游击队,以色列的威信就会一落千丈,国家的生存就有危险。为了避免这一切,当了人质的乘客也应配合以色列官兵的行动。拉宾总理也认为,以色列为和平解决劫机事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从道义上讲,也是允许的。
  到7月2日晚,军方又收到了各种各样的情报,“雷电”计划逐步得到完善。最重要的情报是,人质所在的旧候机大楼还没有安装爆炸物品。营救作战方案曾考虑乘直升飞机夜间着陆,伞兵部队空降等。但均因速度慢,缺乏突袭性,而没被采纳。最后决定乘运输机强行着陆。
  作战计划要求,运输机要在戒备森严且漆黑陌生的机场上悄悄地降落,并且返回时要能够一次起飞成功。为提高成功的系数,必须进行实地训练。
  根据这一方针,袭击部队由4架参加营救的C-130大力士运输机和2架用于指挥、救护的波音B-707组成。并制定了往返于恩德培的飞行计划和袭击营救方法。
  拉宾总理为表明自己的苦衷,2日晚召见在野党利库德集团主席贝京,告诉他说,虽说采取军事行动有很多困难,但是完全是必要的,而且有可能成功。贝京主席也没异议。“雷电行动”出笼  贝尔谢巴附近的空军基地,制作了无论是飞机跑道,还是建筑设施,都同恩德培机场相似的模型。 
  7月2日夜晚,在这个基地进行了一次实地训练。训练按袭击部队的编制分班进行。营救班的训练,是冲进关押人质的建筑物内,识别出人质和游击队,击毙游击队,救出人质;掩护班的训练是压制乌干达士兵的反击;爆破班的训练是爆破雷达、米格战斗机等。救护班的训练是运出死伤者并进行治疗。
  在袭击部队进入机场时,为了不被发觉,要压低飞机发动机的声响着陆。跑道的使用要限制到最短的限度。救出人质后,要立即起飞撤离。如果跑道不能使用,必须在非跑道上着陆。为此,C-130大力士运输机进行了3个小时的强行着陆训练,格尔总参谋长也参加了训练。重70吨、有4个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的C-130大力士运输机,卸下了全部副翼,使用辅助喷气发动机,急速地全部开动4部发动机后,又松闸。这样就像直升飞机似地起飞,升空,掠过夜间沙漠的山谷,一会儿急加速,一会儿急减速,又从高空俯冲下来并着陆。这些动作都是惊险的高难度动作。简直像战斗机运动,机翼弯曲得几乎快要折断。经过短距离着陆训练,飞机滑行210米就可以停下。空军司令佩雷德对大力士运输机有某种程度的了解,可格尔总参谋长却是初次亲身体验,确实有点胆战心惊。 
  经全盘考虑后,格尔总参谋长把袭击的时间定为1个小时,袭击预想死亡人数在最坏的情况下,包括突击队员、人质在内,估计为30~35人,这比人质被全部处死要好一些。 
  “雷电行动”的袭击部队总指挥由丹捷姆伦担任。他的方针有3点:严守秘密、奇袭、迅速营救。地面部队的指挥由陆军中校乔纳圣・纳塔尼雅夫担任。他出生于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是著名历史学家的儿子,部下都叫他“奈尼”,非常尊敬他。所谓”奈尼”,在希伯来语中是“男子汉”的意思。
  保密工作虽然没有出现任何漏洞,但在秘密招募了几名医师的医院里却出现了传言:“营救小组可能要出动。”飞行员们在袭击的前一夜被告知禁止外出,但他们提出抗议,说最后的一个夜晚想在自己的床上度过。因为泄漏秘密就会危及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绝不会泄漏秘密。于是,禁止外出的命令就被解除了。
  7月3日,星期日的早晨,盛夏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参加作战的人,身着便服,有的乘公共汽车,有的自己开车,三三两两地来到秘密集合地点贝尔谢巴附近的空军基地集合。
  曾经参与建设恩德培机场大楼的工程师,根据老的设计蓝图,参考美国宇宙卫星拍摄的卫星照片以及被释放人质的证言等,制作了同旧候机大楼一模一样的实物模型,供袭击队员最后训练用。阿明总统有一辆心爱的黑色奔驰牌轿车。现在,在基地的大型机库中,也有一辆一模一样的轿车正在待命出击,同时,有一名预备役女兵,一边看着阿明总统的照片,一边给体型和阿明总统相似的一名士兵化装。但是,是否让这名士兵参加作战,要在袭击之前才能决定。纳塔尼雅夫中校和他的神枪手们也在进行着化装。
  以色列的官兵个个士气高昂,希望参战的人很多,但人数有限,落选的士兵中,有人落下了泪水,感到很遗憾。正在对方案进行最后推敲的总参谋部分析,从游击队的焦躁和阿明总统对他们的同情来看,有可能在4日早晨处死人质。
  为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需要首先掌握阿明总统从毛里求斯回恩德培的准确时间。尽管已准备采取军事行动,但拉宾总理并没有抛开外交谈判。这一半是为了麻痹对手,一半也是为了和平解决事态。在巴黎的总理顾问泽维少将继续同游击队进行着接触。下午2点,他向拉宾总理送了一份报告;“由于阿明总统不在,不能进行人质交换的谈判。”
  总理指示他,要耐着性子继续谈判。作战的加油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因为波音B-707是民航飞机,在内罗毕加油,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军用运输机内罗毕起降就不那么理想,因此,决定在4架飞机当中,抽出1架作为加油机,携带大量的燃料和特别燃料输送泵,在恩德培机场给其他的3架飞机加油。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加油,不用说,对乘员来说是一场特殊的作业。
  恰恰正在这时,收到了大力士运输机也可以在内罗毕加油的情报。但为防不测,依然决定让一架大力士运输机作为加油机。在肯尼亚的近郊蒙巴萨空军基地待命。但是,这一手段要使用军事基地,有可能把肯尼亚也卷入事件中,因而遭到否决,于是,决定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使用。
  关于袭击时间,需要选择没有客机在内罗毕、恩德培机场起落的时间。现在已经清楚,恩德培机场从星期六的中午12点到第二天早晨2点30分内、暂时没有客机降落。因此,“雷电行动”的作战飞机应在2点半之前撤离机场。
  作战指挥的具体分工是这样安排的:总体指挥是佩雷德空军司令,乘机在坎帕拉郊外的维多利亚湖上空指挥;丹捷姆佗准将乘第1架C-130机,指挥袭击部队,纳塔尼雅夫中校指挥营救人质。
  4架大力士运输机并排停在基地跑道一端,歇翼待命。
  作战计划的最后磋商开始了。
  恩德培机场示意图展现在袭击队员的面前,纳塔尼雅夫中校以人质所在的旧候机大楼为中心,详细地讲解着机场的状况,并且把劫机犯的照片―张一张拿给队员们看。他强调说:“成功与否数秒钟即可决定,要全力以赴,到达人质那儿,消灭游击队,绝不能让他们有开枪的机会。”
  乌干达士兵曾是以色列顾问团的朋友和学生.纳塔尼雅夫中校又指示说;“不要无益地杀伤他们。”
  最后,280名身着不同服装的袭击队员,整齐地排列在丹捷姆伦准将面前,此时队员们显得有些紧张。袭击成功  “雷电行动”的总指挥为佩雷德空军司令; 袭击部队总指挥官:丹捷姆伦准将; 营救队指挥官:纳塔尼雅夫中校; 队员280人。
  一号机c―130袭击候机人楼,保护人质(两位指挥官搭乘);
  二号机c―130压制乌干达部队,医治负伤人员,运输救出的人质;
  三号机C―130破坏对方雷达、战斗机等,运输救出的人质;
  四号机c―180补给燃料,并作为预备队。
  每架飞机各自负责自己飞机的警卫。
  负责支援的波音机队的任务如下:
  一号机B―707,指挥全盘,通信联络,支援(佩雷德空军司令搭乘);
  二号机B―707,医治重伤员(33名医生搭乘,分两个班,在内岁毕待命);
  另外1架C―130机,是为预防在内罗毕不能加油而配备的。还有1架c--130机,用作袭击部队和特拉维夫作战室之间通讯联络的中转机。
  另外,8架F―4E鬼怪式战斗机作为护卫战斗机。为此,还准备了1架加油机,用于战斗机加油。
  早在袭击部队出发之前,标有埃尔・阿尔航空公司番号和标志的B―707号机就已起飞。机上坐着空军司令佩雷德和作战部长亚当,机上一半的空间,被用于作战的通信器材占满了。通过埃塞俄比亚上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埃姆巴卡希机场)降落。为不被人发现,飞机停在了禁区。除内罗毕的警察署长以外,只有8个肯尼亚政府的高级领导人知道。
  B―707二号机也标着埃尔・阿尔航空公司的标志,经过同一航线降落在内罗毕机场,准备收容治疗负伤者。这两架B―707机安全着陆并加油的消息,由驻内罗毕的埃尔・阿尔航空公司办事处用电传报告了特拉维夫航空公司总部,又由公司向总参部做了报告。这意味着袭击部队可以出发了。
  当作战命令到达部队的时候,4架大力土机正飞过了西奈半岛的南端。4架飞机都标上了民航机的番号。按照民航机的规定在民航机航线上飞行。
  当4架飞机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关闭了无线电,保持能看到前1架机的距离,编队向乌干达飞去。
  当离开以色列领空,飞到红海上空时,编队降低了飞行高度。为了避开阿拉伯监视船
  的探测,编队有时贴着海面低空飞行,有时直接冲入气流中。编队在红海上空飞期间,F―4E鬼怪式战斗机在更高的空中护卫。不久,编队在吉布提附近向右改变了航向,飞入埃塞俄比亚领空,南下山岳密林地带,通过内罗毕上空。在接近恩德培的时候,气象突然恶化。电闪雷鸣,飞机剧烈摇摆。编队在视线模糊时情况下,依靠雷达,摸索着前进。幸运的是,途经国的雷达,似乎还没有发现编队。
  在丹捷姆忙准将和纳塔尼雅夫中校再次确认营救步骤的时候,编队开始向恩德培下降。
  空军司令搭乘的B―707一号机在内罗毕加油后起飞,已来到恩德培南面维多利亚湖上空,在8000米的高空盘旋。空军司令的任务是用雷达跟踪袭击部队的动向。同时,保持与特拉维夫总参谋部的联系,并在紧急的情况下,给袭击部队以必要的援助。
  4架大力士机直飞恩德培。眼下的恩德培静悄悄的,似乎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维多利亚湖的上空虽然浓雾笼罩,但恩德培方向却晴朗无云。
  恩德培机场的旧候机大楼,被劫的人们迎来了第6个夜晚。疲倦不堪的人质,或许是吃不惯这里的饮食,都患了痢疾,腹泻不止。厕所因没有水冲洗,脏物四溢,臭气熏天。下午5点钟,阿明总统来到候机大楼,对人质说:“为了挽救大家的生命,我已作了多方努力,是以色列政府不好。”他在毛里求斯参加会议,没等会议结束,便提前回国。
  C―130一号机内,装扮成黑人的纳塔尼雅夫中校和6名部下坐在奔驰车里,正在后部的出口处待命。因为阿明总统已经回国,只得放弃冒充总统的原作战方案。
  袭击部队在飞行了7个小时之后,按原定计划于晚上10点40分(乌干达时间11点45分),到达维多利亚湖上空。
  恩德培机场依然灯火辉煌。不久,4架飞机分为两组开始下降。一、二号机在旧跑道着陆;三、四号机在新跑道着陆。一号大力士机向指挥塔报告说:“送来了释放的恐怖分子。”请求允许着陆。飞机压低发动机的声音,开始悄悄地着陆,不久,飞机接触跑道,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然后,开始滑行。为了不发出更大声响,飞机没有改变螺旋桨螺距。
  一号机担心探照灯马上会照过来,便离开跑道,向旧候机大楼方向滑过来。继一号机之后,二号机也降落在跑道上,并采取了随时可紧急升空的姿态。三号机降落在新跑道上,一号机滑到旧候机大楼前面的停机坪上,平稳地停下来。机场静悄悄的,机场警卫也没发觉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从飞机上放下来的奔驰车,向旧指挥塔附近的警卫哨位开去。刚刚敬过礼的警卫还不知道是怎么同事,就“扑通”―声倒在了装有消音器的枪口下。化装袭击成功了!在进入大楼的时候,为防止分辨不出哪是乌干达兵,哪是袭击队员,纳塔尼亚夫中校和他的部下抹去了脸上和手上的黑色化妆,脱掉了乌干达服装。此时,指挥塔似乎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头,关闭了机场的电灯,整个机场立即漆黑―团,最后一架大力士机,按训练要求的那样,在黑暗中安然降落到新跑道上。
  袭出队员冲出机舱,直奔候机大楼,同时大声用希伯来语喊着:“卧倒!卧倒!”大厅内的两名游击队员,用自动步枪和手枪疯狂乱射,但在袭击队员雨点般的射击下,终于倒在血泊之中。
  人质中有人以为游击队开始屠杀了,他们不安地喊着:“以色列!以色列!”从美国移民以色列的19岁的查贾尼・迈莫尼,刚刚站了起来,就被以色列士兵的一发子弹打中,当场死亡。 他是一个好小伙子,在这6天当中,他给大家送咖啡,护理病人,照顾了不少人。正要上前帮助他的一名保险公司的董事长也负了重伤。大厅内交战只用了1分45秒钟即告结束。
  纳塔尼雅夫中校和部下为寻找残存的游击队员,登上了二楼,找到了藏在厕所内的两名游击队员,当场击毙。藏在机场大楼北侧的另―名游击队员也在交火中被打死。这样一共打死了7名游击队员,剩下的3名逃跑了。
  救护班迅速抬走了负伤的5名人质和4名士兵。送到了第二架飞机的手术台上。机场的战斗进入第二阶段,乌干达警卫士兵开始应战,来自指挥塔的炮火格外猛烈。
  纳塔尼雅夫中校为首的袭击队为压制对方炮火,动用了反坦克导弹和重机枪。正在此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奈尼负伤了!”只见纳塔尼雅夫背部中弹,鲜血染红了衣服,他一度想站起来,可又倒了下去。
  在袭击期间,所有大力士机始终没有熄火停机,由十几名队员保护着。在机场新跑道停机坪上,乌干达战斗机被爆破班一架架地炸毁。烈火熊熊,燃红了夏日的夜空。另一队袭击队员袭击了雷达中心,并放上了炸药。搭乘装备了无后坐力炮的吉普车的袭击队员,在机场入口处迎击并消灭了从坎帕拉方向赶来救援的乌干达部队。另外,袭击队员还提取了被击毙的7名游击队员的照片和指纹,作为证据带回国。
  4架大力士机中,有一架的燃料只剩下80分钟的量,因考虑到在爆炸不断的机场上加油太危险,决定飞到内罗毕机场再加油。袭击开始后53分钟,载着人质的二号机开始起飞,这时下起了雨。以色列袭击队除了弹壳、炸药和用不着的燃料泵外,决定将其他东西一点不剩全部带回国。不多时,攻击指挥塔和雷达中心的队员也都返回,继二号机之后,三号、四号机也相继起飞。
  “雷电行动”几乎完全是按原定方案进行的,没有任何偏离,从晚上11点01分,袭击部队的一号机降落在恩德培机场起,11点03分响起枪声;搭乘人质的二号机比预定的55分钟提前2分钟离开恩德培机场,最后一架飞机是0点30分升空。一切都按计划进行。4架大力士机完好无损,当然,袭击部队也用不着空军司令佩雷德搭乘的B--707的援助了。
  这次行动炸毁乌干达米格飞机11架,不得已而杀死乌干达士兵45人。在撤离恩德培机场时,106名人质救出103名,3人去向不明,袭击队员中只有纳塔尼雅夫中校一人死亡。
  英国人质德拉・布洛克夫人,喉咙里卡了食物,袭击前一天住进了坎帕拉医院。在发生袭击事件时,英国驻坎帕拉外交官前去医院探望,见布洛克夫人在床上睡得正香。但是,后来布洛克夫人却去向不明。
  特拉维夫总参谋部,有关人员聚集在一起,焦灼不安地等待着作战结果。空军司令佩雷德送来一份报告说,营救的人质搭乘的C―130机正飞住内罗毕。飞往肯尼亚的二号C―130机,晚上2点06分(内罗毕时间)最先到达内罗毕机场。B―707指挥机也稍迟一些着陆。伤员被立刻抬上临时作为医院的波音机接受治疗,重伤员被用救护车送到了肯尼亚国立医院。接着,在30分钟内,三号机、四号机,一号机都相继安全着陆。为了便于保卫警戒,飞机停在了隔离开来的停机坪上。重伤员科亨因医治无效,黎明时分在医院里停止了呼吸。
  拂晓前两小时,加完油的4架大力士机和波音指挥机相继起飞,向以色列飞去。最后一架医院机把一名重伤的人质和两名士兵留在国立医院后也起飞回国。4架大力土机飞入以色列领空之后,低空飞行在城镇、村庄上空。凌晨3点,当广播里播放营救人质成功的新闻时,人们欢呼着,迎接袭击队员们的归来。
  正在官邸就寝的阿明总统,凌晨2点20分被来自特拉维夫的巴勒布上校的电话吵醒,但此时,总统似乎还不知发生了奇袭事件。巴勒布上校说:“承蒙您多关照,实在感激不尽!”当阿明总统问:“这是什么意思?”时,电话已经挂断了。
  下午5点,这次是阿明总统给巴勒布上校打来电话。他首先指责以色列杀害乌干达士兵是忘恩负义,最后却称赞说:“作为职业军人来看,这次袭击是无懈可击的,以色列特种部队的确是优秀的。”
  年轻的国家需要英雄,以色列政府盛赞乔纳圣・纳塔尼雅夫中校的丰功成绩,并晋升他为上校。乔纳圣・纳塔尼雅夫中校是唯一一名在行动中阵亡的以色列军人。以色列政府应国民的要求,为使子孙后代永远牢记烈士的勇敢精神,决定把这次“雷电行动”称为“乔纳圣行动”。
纳塔尼亚的热门地区
纳塔尼亚的全年天气概况
  • 日均最高气温(℃)
  • 日均最低气温(℃)
  • 平均降水总量(mm)
  • 平均降水天数(天)
  • 以色列的其它城市
  • ABCDE
  • FGHIJ
  • KLMNO
  • PQRST
  • 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