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气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气温(℃) | -7℃ | -3℃ | 4℃ | 14℃ | 21℃ | 25℃ | 27℃ | 27℃ | 22℃ | 14℃ | 4℃ | -5℃ |
日均最低气温(℃) | -21℃ | -17℃ | -7℃ | 2℃ | 8℃ | 14℃ | 18℃ | 17℃ | 9℃ | 1℃ | -7℃ | -17℃ |
平均降水总量(mm) | 10 | 11 | 21 | 50 | 79 | 116 | 218 | 208 | 76 | 46 | 31 | 14 |
万发拔子遗址介绍 |
|||
发拨子遗址位于通化市郊金厂镇。遗址年代跨度长,大致涵盖了吉林省东南部、辽宁省东部及朝鲜半岛西北部的文化序列,对研究东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及其与朝鲜半岛的文化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由于万发拔子遗址位于通化浑江中游的南岸,岸边的山峦向西北冲积平原,延伸出一个小圆丘,酷似一只乌龟伸出的脑袋,站在“龟头”顶端回望,延伸出来的一段狭长低地与贺丘相连,又恰似龟的脖颈,通(化)集(安)公路从龟颈穿过,公路另一侧的山包既是硕大的龟背,龟背左边的土岗犹如提起的前肢,正欲向江边爬行。 万发拔子遗址内散布着罐、杯、钵等陶器残片和石刀、石斧、石镐、石网坠等生产工具,特别是磨制石器种类繁多,精细美观,足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是生活居住区,东部则发现相当数量的墓葬。墓葬非常有特色,分为土坑墓、积石墓、方坛积石墓、阶坛积石墓等,另外还发现了以女性为主体的40余人的合葬墓。其中积石墓、方坛积石墓反映出高句丽时期的一种特殊葬俗,与这两种墓葬同期的生活居址的发现对于研究高句丽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