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溫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溫(℃) | 5℃ | 8℃ | 14℃ | 21℃ | 27℃ | 32℃ | 32℃ | 31℃ | 27℃ | 22℃ | 14℃ | 7℃ |
日均最低氣溫(℃) | -4℃ | -2℃ | 3℃ | 9℃ | 15℃ | 20℃ | 23℃ | 22℃ | 16℃ | 10℃ | 3℃ | -2℃ |
平均降水總量(mm) | 14 | 16 | 30 | 44 | 54 | 82 | 181 | 136 | 72 | 38 | 24 | 14 |
火星臺介紹 |
|||
火星臺又叫閼伯臺、火神臺。位於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現存閼伯臺如墓狀,高35米,週長270米,夯土築成。層層夯土中夾雜不少漢代的瓦片與陶片,可能是漢代所築。原來的閼伯臺因黃河泥沙多次淤積,隱於現存臺下。 閼伯臺下的土丘即閼伯始封之商丘。商丘地名即由此而來。閼伯臺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更顯得高大突兀。此臺為古代商丘都城一帶的最高點,再加之古人認為閼伯臺的精氣上應商星,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把閼伯臺看作是商丘的象徵。 景區現有燧人氏陵、閼伯臺、開元寺、花戲樓、植物園、玉皇宮、酆都城、商祖殿、月老宮等主要景點。 據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上古時,帝嚳之子契在此為火正,一是管理火種,以便人們可以隨時取到火(因此後人又稱他為火神)。二是祭祀火星並觀察火星的運行,以便及時地告知人們防災避禍並適時地播種收割。太歲星如果在卯時出現,叫“單閼”,在甲午出現,叫“閼逢”。卯時是早晨,甲年是年幹之首,所以“單閼”和“閼逢”比較引人注意。久而久之,觀察火星與太歲星之間的關係、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稱為“閼伯”。契死後,人們就在他生前觀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後人稱之為閼伯臺或火星臺或火神臺。 1992年中國“黃河之旅”首遊式和河南省第七屆運動會取火種儀式均在此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德生、錢偉長、伍修權等國家領導人親筆題詞,譽為“中華第一火種”。 每年陰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的古朝物交大會,吸引豫、魯、蘇、皖、冀等省上百萬人來此朝臺;“五一”黃金週舉辦中國商丘燧皇聖火節;“十一”黃金週舉辦“商文化”節,火星臺為商業的發源地,閼伯為商人的祖先。 交通南臨商開高速公路,北接古城旅遊區,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 門票門票20元/人,團隊6折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