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溫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溫(℃) | 3℃ | 6℃ | 13℃ | 21℃ | 27℃ | 32℃ | 32℃ | 31℃ | 27℃ | 21℃ | 13℃ | 6℃ |
日均最低氣溫(℃) | -7℃ | -5℃ | 1℃ | 8℃ | 14℃ | 19℃ | 22℃ | 21℃ | 15℃ | 9℃ | 2℃ | -5℃ |
平均降水總量(mm) | 7 | 10 | 16 | 33 | 42 | 74 | 167 | 138 | 60 | 36 | 24 | 10 |
中國管仲紀念館介紹 |
|||
管仲紀念館位於臨淄區齊陵街道北山西村,它南依牛山,北停淄河,依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管仲墓而建。紀念館由館區和園區兩部分組成。館區由一廳、一祠、一墓組成,並另設有中國宰相館。管仲紀念館於2004年9月16日建成並對外開放。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潁上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潁上縣人,出身於破落名門。青年時期的管仲,一方面受他曾顯赫、輝煌一時的家族史的影響,超凡脫俗,志存高遠,具有幹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的意識。另一方面家境的貧困,謀生的坎坷,使管仲具有了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亂世的紛爭,時局的動盪,鍛鍊、鑄就了管仲明察世態、洞悉時局的能力。 管仲紀念館按照管仲從囚徒到宰相的一生歷程為主線,在展現天下第一相輝煌一生的同時,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管子》思想並綜合展示宰相文化及歷代名相的社會貢獻。整個建築佈局利用豐富變化的地形,運用中軸對稱與園林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採用挺拔、簡潔的仿漢代風格造型,豐富了群體建築的整體景觀效果。中國楹聯學會專為紀念館在全國徵集楹聯,增加了紀念館的文化品位;各展廳採用國內先進的陳列方式和手段,使整個館集藝術性、參與性、觀賞性於一體。紀念館自下而上設置了無障礙通道及完善的服務設施,遊覽整個景區大約需要1個小時。 景區主要景點:管仲祠 從紀念館展廳第五廳,穿過廊亭前行,向左折轉即是管仲祠,這裡是管仲紀念館最為重要的部分。管仲祠為五開間、四阿重簷結構。祠內,漢白玉質管仲塑像威嚴肅穆,眉宇間、神色裡、舉止中盡灑名相氣度。左右配有六重臣漢白玉塑像,分別是鮑叔牙、隰朋、甯戚、王子城父、賓胥無、東郭牙。廳的四角,飾有漢白玉刻字描金名人楹聯。 管仲祠是館內的主體建築,正殿北面對著中軸線,兩側花壇,三個石橋優雅自然地點綴排列其間。到主殿的臺階分三段,象徵著管仲從政的三個階段。過管仲祠,上走40級臺階,象徵管仲宦海風雨40載。視野開闊處,修茸一新、林木繁盛的冢墓,便是管種之墓。墓高約14米,東西長約34米,南北長約14米。臺階上置牌坊、石燈籠,墓前立管仲相,外側門前有兩座威猛的鎮獸,四週青松翠柏穆立,灌木叢勝。 管仲作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勵志改革、富國強兵、九合諸候、一匡天下,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還有許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這時管仲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走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老馬識途”的故事就這樣流傳開來。 交通景區距機場約120公里,車程約2個小時;距火車站約29公里,車程約35分鐘;距汽車站約5公里,車程約10分鐘。從淄博汽車站打車前往,約需8元 旅遊專線車: 淄博市內可乘坐5路公交車,臨淄汽車站發車到紀念館,2元/人 自駕車線路: 濟青高速—臨淄出口下—迎賓大道—牛山路—東行約15分鐘—太公湖橋東首南行至第三個火車洞口前左轉—東行約2分鐘即可到達景區,下高速後約需40分鐘車程。 門票25元 老年人、學生、軍官憑證半價,兒童半價 另外,館內有導遊服務30元/場 8:00—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