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1℃ | 6℃ | 16℃ | 23℃ | 28℃ | 31℃ | 33℃ | 31℃ | 27℃ | 20℃ | 11℃ | 3℃ |
日均最低氣温(℃) | -9℃ | -4℃ | 3℃ | 10℃ | 15℃ | 18℃ | 20℃ | 19℃ | 14℃ | 6℃ | -1℃ | -7℃ |
平均降水總量(mm) | 2 | 2 | 2 | 3 | 7 | 8 | 6 | 4 | 3 | 1 | 0 | 1 |
熱瓦克佛寺遺址介紹 |
|||
熱瓦克是一組以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築,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廟宇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兩個門形缺口,院牆每邊長45米。東牆外有一小廟,部分牆壁殘存,內壁塗石膏,廟東牆內壁有穹形壁龕,壁上滿刻逐層縮小的穹形紋路,線條規整流利,據説曾有立佛在內,此廟現毀壞殆盡。 四面院內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殘跡,以西、東牆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於外,有些則毀壞不存。佛高約3米,每隔0.6米即有一尊。在未風化的牆壁上均有壁畫,供養人像,此丘雲氣紋和圖案插於佛佝之間,色彩單調,以褚色為主,泥塑佛像有明顯的健陀羅風格。 院中為佛塔。塔系土坯砌築,多處被人挖壞。塔基基本為正方形,高約6~7米,塔身為復缽式,殘高為3米,為典型的印度復缽式佛塔。寺院內外散佈着紅、黑鈀和少量彩軸陶片,還有散亂於地表的人骨、泥塑佛像殘體和剪輪五珠銅錢,附近有屋宇建築的痕跡。 關於熱瓦克的歷史沿革和興廢年代,史無記載。學者據出土文物和佛像,壁畫風格,以及以塔為主體的建築格局推斷為南北朝及唐代所建。熱瓦克佛寺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瓦克佛寺遺址位於和田洛浦縣玉龍喀什鎮40公里的庫拉坎斯曼沙漠中,週圍沙丘茫茫無邊人跡罕至。熱瓦克,維吾爾語意為亭台樓閣,因佛塔中土塔聳立,故名熱瓦克,又譯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