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溫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溫(℃) | 28℃ | 31℃ | 34℃ | 35℃ | 33℃ | 32℃ | 31℃ | 31℃ | 31℃ | 30℃ | 28℃ | 27℃ |
日均最低氣溫(℃) | 12℃ | 13℃ | 16℃ | 20℃ | 22℃ | 23℃ | 23℃ | 23℃ | 22℃ | 21℃ | 17℃ | 13℃ |
平均降水總量(mm) | 11 | 12 | 24 | 93 | 209 | 186 | 317 | 368 | 280 | 132 | 56 | 18 |
平均降水天數(天) | 2 | 1 | 3 | 10 | 18 | 18 | 22 | 23 | 18 | 11 | 5 | 2 |
兵馬俑介紹 |
|||
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地處西安市以東30餘公里的驪山北麓。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98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現已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按照被發現的時間,它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坑。這一發現震驚中外,1975年國務院批准在一號坑原址上建一座佔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館,並於197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二號和三號展坑也陸續於1989年和1994年正式展出。1999年6月,又奇蹟般的發現彩色兵馬俑。 兵馬俑坑的規模宏大,三個坑共約有2萬多平方米,坑內共計有陶俑馬近八千件,木製戰車一百餘乘和青銅兵器4萬餘件。其中一號坑規模最大,面積12000平方米,有俑馬六千餘件;二號坑次之,面積是前者的一半,有俑馬千餘件;三號坑只有500餘平方米,內有武士俑68個。依據考古判斷,這幾座從葬坑象徵著始皇生前的宿衛軍守衛著陵園,而三座坑是按兵法佈陣的,其中三號坑是總指揮部統帥三軍。 這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地下軍陣,站在一號坑前最令人感到強烈的震撼:最前面的是前鋒,二百一十名武士俑,橫列三隊,手持弓駑,揹負箭囊;後面緊緊跟隨的是身穿鎧甲的步兵,間雜著駟馬戰車組成四十路縱隊從十幾條坑道里湧出;軍隊左右各有側翼,末尾又有三列後衛。整個軍陣佈局嚴密,酷似待發之勢,令人聯想到當年始皇帝金戈鐵馬,橫掃六合,所向披靡的聲威。 兵馬俑身高在1.75米至1.85米間,依據裝束、神態、髮式的不同,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兵馬俑通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煉,每個陶俑的臉型、髮型、體態、神情都各不相同。陶俑、陶馬原本都有彩繪,但由於後來的火燒和浸泡,大多已剝落變色。坑內還出土有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刀鋒銳利,閃閃發光,可以視為冶金史上的奇蹟。 目前一號坑中的兵馬俑,由於保護技術有限,大部分已回埋,只展出1000餘個。 規模宏大,藝術價值高,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交通 由西安火車站東廣場乘遊5(306)路公交至終點站“兵馬俑”,全程票價7元。此外,東廣場還有914、915路公交開往兵馬俑,單程7元。車程1-1.5小時。 提醒: 秦始皇陵與兵馬傭合併,景點門票為110元。 建議聽導遊講解。館內中文導遊60元/次,聽講人數不限;省錢的話也可以跟在其他遊客請的導遊後面聽,但因館內不允許使用擴音器,所以聽講人數過多的話效果不好。英語、日語導遊90元/次。 售票時間:3月16日-11月14日,8:30-17:30;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8:30-17:00。 電話:029-81399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