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虞山之巅。其处峰峦险峻,悬崖凌空,气势雄浑,为虞山石景佳绝处。相传吴王夫差在此试剑,将石一剑劈开,裂为石门。顶端有巨石三块,称“三沓石”,上石如舟,中石如几,下石如斛,犬牙相交,架于缝间,欲坠未坠。两壁巨石临崖,直立如刀削。仰视天成一线,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俯瞰幽谷深邃,怪石嶙峋,层峦叠嶂,故有“剑门奇石”之称,为虞山十八景中最有名的一景。
元代画家黄公望常于此写生作画。峭壁之上多留名题字。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镌刻的“剑门”、“奇石”楷书在字;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知县谭昌言去任时镌刻的“去思石”三字;清康熙帝南巡时,华亭沈宗敬迎驾献画,得御书“烟岚高旷”摩勒于此。
另有范小谷书“观止”两字,王鸿书“仰止”两字。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江苏布政使陈銮、江苏按察使李彦章等登虞山的留名镌刻。道光十七年知县陈延恩、常熟蒋因培、婺源齐彦槐、嘉善黄安涛登临剑门的留名镌刻。
此外,尚有辛未(1871年)三月孙云鸿书“青云得路”篆书四字。光绪庚寅(1890年)秋八月葳雯所作《游山记》一篇,魏碑体。
虞山南麓原建“洞天福地”石坊,入坊沿石阶拾级而上,至剑门山巅。山道险峻陡狭,宛如长鞭,故称“霸王鞭”。中有72个透气站,使人有蜀道难之感。然登上剑门放眼南望,尚湖如镜,河湖交叉,阡陌纵横,一派秀丽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剑门附近有拂水岩、拂水双桥、明末民族英雄瞿式吕墓。剑门峰巅北部有藏海寺、报国院;南部有剑阁,皆为名胜古迹。
门票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