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站臺中鹿港小鎮地圖來源於Google地圖,臺中鹿港小鎮旅遊地圖,是您到鹿港小鎮旅遊的好幫手。
臺中 鹿港小鎮介紹
這座位於臺灣中部西海岸的小鎮,人口只有八萬,卻曾有著顯赫的文化歷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臺灣漢文化鼎盛發展的標竿,分別指的是臺南、鹿港和臺北萬華,其中鹿港是當時文化與商業的港埠重鎮。
鹿港歷史——
相傳早期的鹿港曾是鹿群聚集之處,加上港闊水深,因而得名。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與福建泉州晉江縣的蚶江正式設口對渡後,鹿港大量漢民湧入,商船雲集,店鋪櫛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間,被稱為老鹿港的“黃金歲月”。
當時富裕之後的鹿港人,有精力研讀詩書、培育子弟,文開書院曾先後出過6位進士、9位舉人,造就出鼎盛一時的文風,而社會物資充裕也帶動生活品質的追求,鹿港糕餅的精緻來自於此,傳統手工業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愈加精巧。
然而,在大肚溪與鹿港溪的長期沖積之下,河港逐漸淤塞,加上日據時代日人切斷臺灣與大陸之間的貿易往來,後來新建的縱貫線鐵路亦不經過鹿港,這座鼎沸的城市便逐漸走入了沉寂。
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足堪印證當年的盛況,而在港口和市街結構上,也保有大陸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風味,有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
小貼士:《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也是羅大佑最早的、最深刻的政治歌曲之一。以至於有些飯店都以它命名,可見其傳唱度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