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18℃ | 19℃ | 22℃ | 26℃ | 30℃ | 31℃ | 33℃ | 33℃ | 32℃ | 29℃ | 25℃ | 21℃ |
日均最低氣温(℃) | 10℃ | 12℃ | 15℃ | 19℃ | 23℃ | 25℃ | 25℃ | 25℃ | 24℃ | 21℃ | 16℃ | 12℃ |
平均降水總量(mm) | 40 | 64 | 84 | 179 | 289 | 300 | 227 | 233 | 188 | 70 | 37 | 27 |
小洲村介紹 |
|||
小洲村位於廣州萬畝果園中心地帶的海珠區,這裏至今仍保留着嶺南水鄉最後的小橋流水人家,走進小洲村,就好像走進了一座民俗博物館。 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隨處可見的百年古榕濃廕庇日,五六百年高齡的蠔殼屋見證着嶺南的曾經滄海,阡陌交錯間隨便跨過的一口古井都有幾百年的沉澱。 公園旁邊有座已經荒廢了的祠堂,祠堂的廣場全部用條形青石板鋪就,一踏上麻石時,腳步聲由地面往下傳送,迴音沉悶悠長,讓人從心裏油然生出虔誠來;祠堂裏高高的柱樑,給人造成無形的心理暗示,不能不以一種朝聖的心情面對裏面的事物;祠堂的石板縫裏長滿雜草,裏面沒有任何擺設,正堂牌匾上的雕花素雅自然,牆壁間彷彿寫滿了光陰的故事;祠堂高翹的屋檐,依稀可見當年雄偉俊俏的風采。這一切都引發着我們對先民們生活的想象,他們在重大的節日裏聚集在祠堂中,或祭祀神明祖先,或商議村中事務。 村裏最奇特的建築是蠔殼屋,建築材料主要是蠔殼,是從沙堤裏就地取材的,以兩兩並排的組合方式,再拌上黃泥砌成,是嶺南曾經“滄海桑田”的見證物。蠔殼屋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證明小洲村所處的地方以前是一片汪洋。原來這裏的蠔殼屋是有一百多間的。經長年累月的風雨侵蝕,蠔殼已全部外露,坑坑窪窪的,但是整座房屋給人特別的震撼感覺,能從中領悟到古村民的智慧。那時他們住在這樣的房屋裏,過着冬暖夏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或漁民生活。 小洲村河道環繞,巷巷相連,古木鬱鬱葱葱,河中停泊着小木船,河水經年累月拍打着古碼頭。只是在這代表嶺南水鄉特色的小橋流水、青磚青瓦的淡雅畫卷裏,卻跳躍着眾多新式豔麗的現代樓房。 歷史沿革 小洲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東南端,南臨珠江南河道,隔江與番禺相望,東臨牌坊河,峙對官洲島和侖頭,西北與土華村相接。小洲是珠江幾千年來沖積形成的,面積達6013.8畝,境內河涌長達10公里。村民世代以種果為生,果樹成片,瀛洲生態公園與附近的果林共約2萬畝,素有廣州“南肺”之稱。 小洲村始建於元末明初,是目前為止廣州城區內發現的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為廣州市首批14個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並被評為廣東省生態示範村。 如今的小洲村,還沒有完全被現代化的洪流所淹沒,傳統的東西仍然得到傳承。走在村落裏,河涌蜿蜒交錯、造型各異的小橋枕溪流之上,莊重的祠堂規整有序,古老的宮廟樸實淡雅,傳統的民居參差錯落,在綠樹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畫有小溪、綠樹、灰垣、素瓦等具有嶺南水鄉特點的水墨畫。先輩們為小洲創造了適合人類居住、生活、勞作的理想家園,昔日的瀛洲八景中的“西溪垂釣”、“古渡歸帆”和“翰橋夜月”的景色都是與村中的傳統建築有着直接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