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境外旅遊,越來越多中國遊客選擇租車自駕,能享受更自在的出遊方式、更舒適的旅遊體驗。依據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達1.22億人次,比去年增長500萬人次,未來5年,中國出境遊人次預計達到7億人次,出境遊人數的增長帶動出境自駕遊市場健康穩定地發展。
目前,中國境外租車行業蓬勃發展,不僅國內不斷湧現租租車、會惠租車、樂道租車等不同品牌的平臺,而傳統大型OTA攜程、飛豬以及神州租車等都相繼進軍該領域,同時全球大型租車平臺安飛士、赫茲等也上線中文網站,搶佔中國市場。顯而易見,未來這一垂直細分領域的競爭會越發激烈。
創業:從空白到國內市場首位 讓中國遊客出境租車更方便
租租車的故事開始於2011年,而激發三位創始人萌生這個想法的是在2010年。“2010年,我們打算去完世博會後,租個車去江浙一帶玩,然而卻發現在國內租車預訂體驗不太好,就產生了做互聯網租車的想法。”租租車聯合創始人之一的李斌告訴全媒體記者。
而早在2007年初就嘗試在德國租車自駕的陳小姐告訴全媒體記者,儘管當時已能透過網站進行租車,但是要做大量的提前準備,“當時,歐洲的租車網站全是英文,想租到合適的車型就要費不少功夫,另外還要做中國駕照的翻譯、公證、購買保險等,整個過程下來很考驗人。”而到了當地取車開始又迎來更多的挑戰:語言溝通、車輛突發問題、與客服溝通,都會讓境外自駕遊變得不省心。李斌他們當時就發現,許多中國遊客在境外都存在著租車難的問題,因此他們抓住了這些“痛點”,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
瞭解用戶需求並抓住“痛點”,利用它開拓市場,正是互聯網創業最大的特點之一。作為旅遊領域垂直行業的服務平臺,租租車的商業模式相當清晰——對接境外多家租車公司或批發商的後臺系統,對分佈在全球的3萬多個租車服務網點進行訊息採集工作,用戶透過該平臺能快速查找到各城市有效的租車訊息,進行比價與預定。據悉,目前租租車已對接了境外700多家租車平臺和供應商,透過幫助租車平臺和供應商進行租車分銷,獲得佣金。
早年在歐洲生活了三四年的李斌介紹,僅是在歐洲,租車自駕市場已相當成熟,許多人都習慣租車出遊。有數據統計,在境外成熟市場,自駕遊的滲透率達到50%以上,相比之下中國消費者自駕遊的比例依然很低,因此租車自駕的消費模式仍需培育。
為何選擇廣州作為創業地,李斌表示有兩個原因,第一,廣州擁有優良的外語人才,尤其是每年兩屆的廣交會,培養了不少具有豐富經驗的外語人才。做境外租車市場,對團隊員工語言溝通能力,尤其是外語水平要求較高。另外,華南地區的創業氛圍更加務實、能“沉下心”做事情。目前,三位創始人分工也十分明確,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產品運營,一個則負責供應商和客服。
據悉,租租車(廣州力摯網路科技)去年入選廣州未來獨角獸企業名單。依據全球知名數據公司德勤研究發佈的2017年高科技高成長企業評選中,租租車位居全國第八,廣州第二,其增長率達到2695%。
如今談互聯網創業,必定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雲服務等。作為互聯網旅遊細分市場的服務平臺,大數據的運營尤為關鍵。據瞭解,租租車已成立了大數據創新團隊,利用後臺數據對用戶出行的各種應用場景進行分析,並藉此最大程度地整合上下游供應鏈。
目前,租租車對接的境外700多家供應商和租車平臺、10萬多家境外門市,已遍佈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據系統,涉及到眾多應用場景。早前,租租車已組建了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團隊,並利用大數據幫助供應商協調車輛調配提高收益。“近幾年,春節和十一黃金週是中國遊客出遊高峰,例如春節出境自駕遊以家庭為主,我們會提前兩個月,通知當地供應商在某幾個熱門的門市調配適合家庭自駕的7座車。在某些時間節點,預計幾個門市用車量會提升,將車輛調配到這些門市。”
除了整合和調配上游供應商資源外,大數據對於旅遊細分領域的作用遠不止於此。去年,租租車旗下的首個離線地圖應用探圖中文導航App上線,這也是國內首款面對中國遊客的中文離線地圖應用。不同於專業地圖,這款地圖是利用大數據在後臺進行分析,透過對自駕遊客大量的數據積累和運算,針對性提供適合遊客自駕的路線。
具體來說,例如從美國舊金山到洛杉磯的自駕,地圖會建議用戶選擇沿海的1號公路,這也是大部分中國遊客經常走的路線。“地圖當中還有一個行程助手的功能,因為我們是能追蹤到之前用戶行程路徑、景點停留的時間等,利用這些真實的數據,透過算法,讓用戶在出行前或旅途當中,如何合理安排行程,告訴他們沿途不同景點、較為合理的停留時間,一天行程中大概能輕鬆地自駕去到多少個景點。”李斌表示。
在數字化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力更聚焦在如何研究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並牢牢捕捉潛在價值和提供精準服務。像景點門票等其他產品,租租車也是透過大數據進行精準與有場景轉化,“因為訂車是在訂門票前的,我們會知道用戶的出行點和結束點,是否帶小孩,租期3天和10天的用戶,推送和展示給他們的內容都是不同的。”
不同於在線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這些高頻率低客單價的互聯網公司,在線租車屬於低頻、高客單價和決策重的應用領域。“我們不打價格戰”,李斌告訴全媒體記者。不同於國內其他初創型互聯網企業,在短短兩三年內不斷進行大規模融資,透過不斷的融資、高額的補貼來迅速獲得大量的用戶和市場,“而對於重服務、重決策的行業,價格戰是不可持續的,只會造成內傷。”李斌表示。
依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9月,租租車獲得了經緯中國3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到2014年9月,獲得啟明創投領投的1000萬美元的A輪,2016年8月,獲得廣發證券領投的7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目前,租租車的估值是5億美元。據悉,從2017年租租車已實現千萬級盈利。作為垂直細分領域的創業者在投資人看重的客單價,租租車已經做到約2700元。同時,租租車方面表示,2017年境外租車行業的利潤率大約為20%。
隨著中國遊客在境外租車自駕的消費模式逐漸培育,近年來,該細分領域陸續出現了不少創業公司,如成立於2014年的惠租車,在2016年宣佈完成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去年1月,滴滴宣佈旗下境外租車業務正式上線。
除了來自垂直領域的競爭外,還有來自國內兩家大型OTA(Online Travel Agency,即“在線旅行社”)攜程、飛豬的競爭,這兩家國內OTA行業巨頭也推出全球租車服務,攜程更是早在四五年前已進入境外租車行業,這一細分市場競爭日益劇烈。
中國互聯網用戶是對價格相對敏感的消費群體,特別在與景點門票、客房、保險等方面有著天然優勢的巨頭競爭時,外界不免為這些細分領域的互聯網創業團隊擔憂。不過,李斌對此顯得坦然。他認為,攜程等國內大型OTA更偏重於“預訂基因”,租租車擁有的是“服務基因”,前者在門票、酒店、機票等有價格優勢,但拼服務,後者表現得信心滿滿。據瞭解,租租車目前已上線7×24小時全球線上客服,提供出境自駕安全險、閃租業務、駕照國際翻譯認證件、探圖離線App等服務,並可依據租車路線為用戶定製個性化的方案和門票產品預訂。
其實,經過中國互聯網行業近十多年的發展、做互聯網服務平臺,看似進入門檻低,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經過“燒錢”階段,服務平臺的持續發展,更多是依靠口碑、用戶的品牌忠誠度。而在經歷了行業洗牌後,剩下的幾家最終拼的是產品豐富性、個性化、服務、信用度、客服運營。
李斌表示,“租車自駕遊決策鏈條很長,我們定位是重決策、重服務的團隊。”據悉,今年年初該公司在大連成立了分公司,廣州加上大連兩地團隊一共有700多人,其中前端客服已有200多人,佔整個團隊的三分之一,所有客服團隊是駐紮在廣州。同時還會有境外門市主要落地服務,落地服務是指用戶去到境外,例如美國洛杉磯,在當地機場就有門市的人員幫他們辦理提取車輛的手續。若用戶在自駕過程中車輛爆胎了,只需透過手機App隨時能聯繫後臺客服,後臺可依據定位排出救援隊前往。同時,團隊中的一線客服每天都需要接受新的知識培訓。
除了提供租車、用車的幫助和服務外,面對用戶在境外遇到的突然情況,團隊也會積極幫忙,李斌說到一個案例:“有個租車客人在境外錢包和護照被偷了,身上剩下手機,就聯繫到我們客服,我們就讓當地供應商提供幫助,先幫他墊付些費用。讓客戶感受到旅途中他們有強大的服務後盾。在我們的租車訂單中,40%是來自於口碑傳播的。”
除了深度服務、開拓多元化出遊場景外,面對強大的“後浪”,租租車的另一優勢是進入該細分市場早。作為國內首家進入全球在線租車領域的互聯網團隊,經過近7年的市場培育,現在租租車在國內已擁有76.2%市場份額,也正因為前期客戶的積累,讓企業在開拓其他領域市場時能大大降低獲客成本。“在旅遊行業,門票的毛利空間不高,但一些OTA的獲客成本甚至比前者更高,只能一直依靠補貼,但這是不行的。對我們來說,30%訂單需花錢獲取流量,但70%就不需要了。只需利用前期積累的租車用戶直接轉化到其他產品上。而節省的獲客成本就能將門票預訂等產品的價格進一步下降。”李斌如此告訴記者。
據瞭解,租租車一年多前就上線了目的地票務、玩樂預訂等業務,目前客單轉化率達到70%。李斌解釋,“在租車行業的模式中,可理解為一個‘漏斗形’,例如100個用戶進入網站瀏覽,最終租車訂單成交可能只有幾個,然而當門票等業務進入時,就變成了‘倒漏斗形’,1個租車訂單對應一臺車的3.5~3.6位乘客,數量遠超於租車訂單,市場前景更具有想象力。”
未來,租租車將繼續深化出境自駕遊的大生態鏈,從服務和產品上打通所有鏈條,滿足自駕群體在吃、住、行、遊、購、娛方面的需求。“基於大數據的沉澱和分析,平臺要做出精準轉化,用戶在制定自駕路線時,我們會推薦熱門的景點、餐廳等,例如帶小朋友的家庭就會推薦沿路的遊樂園、博物館等景點,並能在App或網站上直接預訂。”李斌表示。
不過,目前行業最大的“任務”是培育中國遊客租車自駕的意識,在中國出境遊大人群裡,讓更多的用戶選擇自駕的方式,加速提高滲透率,儘管國內租車自駕的滲透率從2014年的0.14%到2017年達到5%,但是相比全球的成熟市場還是比較低,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