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logo校徽 (2011年4月後)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全名埃爾朗根-紐倫堡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德文: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縮寫:FAU)是德國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學,位於埃爾朗根和紐倫堡,也是巴伐利亞州第二大的國立大學。大學始建於1742年,1972年合併了其他學院和系,成為了綜合性更強的一所大學。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是巴伐利亞北部最大的大學,其教學與研究的規模和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該地區,極高的科研潛力使之成為經濟和文化的強有力的合作伙伴,隨著每年8億歐元的產出量使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成為一個重要的區域經濟因素。
一直以來,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都被公認為是德國最傑出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建校至今250多年來,它憑著高質量、多領域的研究得到了國內外的認可,該校培養了一名聯邦總理路德維希・艾哈德,並有四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合成了糖類和嘌呤衍生物,對酶及無細胞發酵等生化反應的研究,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和探索,埃爾朗根綱領,MP3格式的發明等等,都是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研究成果。舉世矚目的物理學家歐姆定律的發現人歐姆就曾於該校就讀。
老logo校徽 (2011年4月前)2011年11月24日,CHE(德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心)最新的排名給予了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傑出評價“,在此次排名中,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在參加評選的學科幾乎全部獲得了最高分。在應用,研究和國際化三項指標中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被證明是德國精英大學中的精英。[1]學校簡介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侯爵城堡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全名埃爾朗根-紐倫堡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德文: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aet Erlangen-Nürnberg,縮寫:FAU)是德國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學,位於埃爾朗根和紐倫堡,也是巴伐利亞州第二大的國立大學。大學始建於1742年,1972年合併了其他學院和系,成為了綜合性更強的一所大學。
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位於德國南部的拜仁州,成立於1743年,目前有學生將近3萬3千人,其中包括外國學生2千7百多人,教授600多名。該校有11個學院,分佈在埃爾蘭根(9個)和紐倫堡(2個)。 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是拜仁州的第二大大學,它在德國以專業種類範圍最廣泛而著稱。學科的多樣化給學生跨專業學習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選修企業管理學,或者生物系學生可以在一定的醫學領域學習。 和許多傳統的德國大學一樣,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的醫學也很發達,大學週圍有許多大學附屬的醫院。相關數據[2]
學生人數:33,487人 其中2,705為留學生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12,000職員, 其中4,800在研究領域或者管理層
640個教授位置 (2011年12月1日), 其中:
312 教席 (W3)
293 教授 (W2)
35 青年教授 (W1)
5個學院: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技術系校園一角Philosophische Fakultät und Fachbereich Theologie 文學院與神學院
Rechts- und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 法律與經濟學院
Medizinische Fakultät 醫學院
Natur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 自然科學院
Technische Fakultät 工程科學院
149個專業方向Roettelheim校區一角500個國際合作院校
130個國際研究合作機構
1.24億歐元研究經費每年(2010年)專業設置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共有五個學院
文學院與神學院(Philosophische Fakultät und Fachbereich Theologie):古代世界與亞洲文化,英美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論,日耳曼語言文學,歷史,媒體科學與藝術歷史,教育學,心理學與體育科學,社會科學與哲學,神學
法律與經濟學院(Rechts- und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法律系,經濟系
醫學院(Medizinische Fakultät):略
自然科學院(Natur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生物,化學與製藥,地理與地質,數學,物理
工程科學院(Technische Fakultät):電子專業,生物化學工程,文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地理位置 紐倫堡(德語:Nürnberg)是德國巴伐利亞州中弗蘭肯行政區的中心紐倫堡老城區一角城市,巴伐利亞州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首府慕尼黑,是世界著名大企業集團西門子公司的誕生地。紐倫堡與它的兩座姊妹城市菲爾特和埃爾朗根相鄰極近,城區相連,常被稱作“大紐倫堡地區”。大紐倫堡地區是德國第七大經濟區,因為地處中歐中部位置,是一個繁忙的交通樞紐,城市位於布拉格――巴黎、維也納――布魯塞爾――倫敦、米蘭――蘇黎世――斯德哥爾摩、羅馬――柏林等高速公路的交匯處,並且是ICE、EC和IC鐵路的交叉點,從市區旁流過的萊茵―多瑙運河紐倫堡 皇帝堡連接萊茵河、多瑙河、北海和黑海,運河的紐倫堡港每年吞吐貨物700萬噸,市區北部的紐倫堡國際機場每天提供50條航線通向20多個歐洲城市。自中古時期以來就一直是中歐工業重鎮的紐倫堡,在今日仍然是巴伐利亞的工業中心,以高精密的電子、機械與光學產品產業著稱。除了,這些現代化的產品之外,紐倫堡當地的傳統產品,例如德式薑餅與手工玩具,仍然是具有極高代表性的出口商品。
紐倫堡是中世紀多位德意志皇帝誕生和居住的城市,有濃厚的歷史氣息。曾經是德意志的玩具製造中心,被稱作是歐洲的“玩具都城”(Toy capital),目前市內仍有別具特色的玩具博物館,而每年在此地所舉辦的紐倫堡國際玩具展(Nuremberg International Toy Fair),也是玩具產業最重要的商展之一。紐倫堡中央火車站紐倫堡有兩座姊妹城市:菲爾特和埃爾朗根。從菲爾特到紐倫堡的鐵路是德國曆史上第一段鐵路,就此掀開了德國工業化的篇章,成為德國工業化的起點。因此,德國鐵路的鐵路博物館設於紐倫堡,但2005年一場大火使博物館的館藏幾乎損失殆盡。
紐倫堡審判 歷史影像歷史上,紐倫堡是“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直轄的統治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因此原因,納粹黨企圖藉助紐倫堡的歷史傳統為其抹上一層虛偽的金色,使紐倫堡在納粹德國時代成為納粹黨一年一度的黨代會會址,紐倫堡在希特勒德國時代風光無限,並因此使該城淪為英美盟軍的重點轟炸對象,頗具中世紀古風的老城區就此夷為平地,雖戰後重建,亦不復當年風采。第三帝國著名的反猶太紐倫堡法案就是在此處出爐的,掀起了種族清洗的風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清算納粹戰犯罪行的紐倫堡審判是在此舉行的。在戰後,紐倫堡漸漸歸於平淡,回覆到地區中心城市的角色。
紐倫堡聖誕市場如同大部分的德國城市一樣,紐倫堡舊城區中央的“主市場”(Hauptmarkt)在每年聖誕節前幾週就會開始舉辦聖誕市場活動,而在紐倫堡的聖誕市場一般被認為是德國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傳統聖誕市場。在聖誕市場中最常見的商品包括熱紅酒(Glühwein)與德式薑餅(Lebkuchen)。聖誕市場一般都是於聖誕夜來臨前的下午閉幕。知名校友 數目眾多的知名人士曾在弗雷德里希-亞歷山大-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學習和任教
約翰・克里斯丁・馮・施雷貝爾 Johann Christian von Schreber (1739C1810),藥物學和植物學教授
約翰・喬治・莫伊瑟爾Johann Georg Meusel (1743C1820),歷史學家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國哲學家、數學家。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C1814),哲學家,德國唯心主義的代表
孔斯坦Benjamin Constant (1767C1830),法國瑞士作家,國家理論家
喬治・西蒙・歐姆Georg Simon Ohm (1789C1854),物理學家,依據其命名國際單位歐姆(Ω)
尤斯蒂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1803C1873),化學家,有機化學的創始人
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C1872),哲學家,宗教評論家
菲利克斯・克萊因Felix Klein (1849C1925) 發展了數學中的埃爾朗根綱領
埃米爾・費歇爾Emil Fischer (1852C1919),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902年
布赫內Eduard Buchner (1860C1917),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907年
亞瑟・哈登Arthur Harden (1865C1940), 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929年
蓋革Hans Geiger (1882C1945),物理學家,蓋革計數器的發明者
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 (1897C1977),財政部長,聯邦總理
保羅・勞倫岑 威廉・卡拉Paul Lorenzen (1915C1994) und Wilhelm Kamlah (1905C1976),哲學中的埃爾蘭根構成主義創始人。
哈拉爾德・楚爾・豪森(Harald zur Hausen,1936年3月11日-),醫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2008年。
馮必樂(Heinrich von Pierer,1941年-),企業家,前西門子集團全球總裁兼CEO。
卡爾海因茨・勃蘭登堡 (Karlheinz Brandenburg 1954年C),發明家、mp3之父。[3]學校排名 2006年CHE大學排名德國前20 [4]2006年德國科學基金會(DFG)排名 德國頂尖大學 第7名[5][6]
2008年CHE排名 機械專業 TOP 5[7]
2009年德國科學基金會(DFG)排名 德國第8名[8]
2010年歐洲大學排名75-123,世界大學排名201-300,(上海交大排名)[9]
2010年洪堡基金會大學排名德國第7名[10]
2010年Wirtschaftswoche對德國大學專業的排名 企業管理學:第9名; 國民經濟學:第15名; 電子電氣工程:第7名; 機械工程:第11名; 經濟訊息學:第7名 [11]
2011年Karriere排名:機械第4名,經濟訊息學第5名[11]